陽春布德澤,萬物生光輝。綠城大地,一片春意盎然,高峰林場的職工們正在山林間忙碌,挖坑、種樹、除草、放肥,用辛勤的汗水奮力書寫高峰營林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答卷。
截至4月底,高峰林場完成造林3.98萬畝,完成率86.52%;除草撫育20.64萬畝,完成率31.5%,同比增長15.44%;追肥27.98萬畝,完成率72.2%,同比增長53.4%,以強勁開局為全年營林高質量發展打好基礎。
推進度,保成活。今年以來,天氣持續干旱,雖然高峰早在去年入冬時就啟動備耕工作,為春季造林打下了良好基礎,但遲遲不來的春雨還是給今年的造林進度帶來了不利影響。為克服春旱造林困難,高峰林場領導帶隊深入一線指導營林生產,鼓勵干部職工以飽滿的信心、奮斗的姿態迎戰開局,為全年營林生產打好基礎。
2023年,高峰林場的油茶種植任務有1.2萬畝,要完成任務并不容易。為保證油茶造林成活率,營林科累計派出300人次到各營林單位林間地頭培訓指導油茶造林技術,同時選用三年以上的良種壯苗,做好苗杯保濕、根系保護等關鍵要點,緊盯油茶運苗、剝杯、施放保水劑、定植、淋水等環節,有效保障油茶成活,油茶平均成活率達93%以上。在解決油茶造林用地問題中,高峰采取改造八角低產林、松材線蟲疫區松林,開展“油茶+八角”“油茶+桉樹”復合經營模式等多種措施,有效擴大油茶生產用地。截至4月底,林場完成油茶種植0.85萬畝,完成率70.8%,其中場內油茶種植完成率90%,進度在廣西區直國有林場中位居前列。
強肥料,保生長。春季是各營林單位集中用肥的時節,為了保證林木的“口糧”不斷供,高林肥業公司的生產車間里,肥料生產線日夜不停地“轟隆隆”運行著,平均日產肥料450噸,為全場肥料供給提供堅實保障。高峰今年一改對外采購肥料的方式,以自主生產用肥為主,成功將每噸肥料平均成本降低了600元,全場肥料投資預算節約超2000萬元。同時林場還根據林地土壤磷元素普遍處于極貧水平的現狀,科學調整桉樹基肥養分配比,將肥料中的磷元素含量上調兩個百分點,并全面推廣應用有機無機復混肥20%(8-8-4)作為基肥,著力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工作,為林木生長提供良好條件。
高林肥業公司的肥料成品車間。
強管理,保提質。為切實促進營林提質增效,林場推行營林精細化管理,修訂2023年營造林技術規程,提出應根據林地實際采取靈活經營模式,如長勢旺盛的優質林延長施肥年限、臺風高發區域林分生長前期減少施肥量、雜草較少的林分延遲除草撫育時間等,避免“一刀切”的粗放經營。林場還出臺營林精細化管理指導意見,推進梳理全場森林資源現狀,根據立地條件、林分生長量等情況劃分林分等級,為下一步鞏固優質林、提升達標林、改造低產林夯實基礎。
高峰林場軍山分場精細化管理的林地林木長勢良好。
今年以來,林場為進一步提升營林質量監督管理水平,實行技術員出勤照片記錄制度,要求各營林單位使用水印相機記錄上山出勤及營林作業全過程,并上傳至林場智慧林業服務平臺存檔,做到各地塊、各工序的施工監督全程化,施工過程可看、可溯、可查,營林管理更加規范有力。
用科技,保效率。使用無人機航拍技術,飛行12小時就可以拍攝5000張照片,通過無人機拼圖軟件可以合成分場4萬畝林地的高清航拍影像,再將影像圖上傳更新至智慧林業服務平臺,大家便能夠共享最新的森林資源影像。智慧林業服務平臺是林場投資近500萬元研發建成的林業智能化、信息化管理服務系統,它集森林資源管理、營林生產管理、林政資源管理、林業大數據綜合分析應用為一體,配套開發了手機端APP,讓職工在掌上就能打開平臺查看林地影像,并具備資源數據展示及GPS定位功能,為外業作業提供了極大便利。林場堅持推進林業智慧化建設,讓無人機、信息管理系統等智慧科技賦能林場營林管理,助力林場生產經營更加規范有序、便捷高效。
莽茫林海頌贊歌,七秩勵耕拓高峰。2023年恰逢高峰林場建場70周年,七秩高峰,風華正茂,高峰人將繼續保持勢頭,披堅執銳,勇立新功,奮力譜寫新時代高峰林場高質量發展新華章。